1月31日,早春二月的前夕,安徽省蕪湖市召開了“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集體調研總結會。蕪湖市“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集體調研總結會。蕪湖市委宣傳部供圖作為每年節后上班的傳統,蕪湖市“新春第一會”在全省不算最早,但歷時絕對是最長,共計花了兩天時間,其中,一天半實地看項目,半天交流和座談。本著“看新不看舊,看大不看小”的原則,一路跑、一路走、一路看,與會人員集中調研了11個載體單位、22個重點項目現場。忙碌的身影、機器的轟鳴、起落的塔吊,無不展現出蕪湖“開局即決戰、起步就沖刺”的堅定決心和強烈信號:拿出拼的姿態、搶的勁頭,奮力實現“開門紅”“全年勝”。
蕪湖市“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集體調研總結會。蕪湖市委宣傳部供圖“新春第一會”之所以讓人矚目,不僅在于召開時間早,還在于其“風向標”意義。作為蕪湖市,“新春第一會”的關鍵詞是“抓經濟”。抓經濟工作的“牛鼻子”,說到底就是抓項目。換言之,就是要瞄準“雙招雙引”。其實,早在2021年全市“新春第一會”上,蕪湖市就將“雙招雙引”確定為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兩年來,蕪湖市幾套班子全員上陣、全市動員、全體參與、全力以赴地抓招商、引項目、聚人才,發展變化有目共睹。——抓“雙招雙引”的氛圍更濃了。
據投促部門統計,近兩年來,蕪湖市領導累計拜訪企業500多次,市直和載體單位共拜訪企業近3000次,全市共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401個,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14個。在過去的2022年,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招商項目695個,總投資4882.4億元,同比增長48.11%,成功簽約百億元項目10個,新開工億元以上招商項目666個。
——圍繞產業鏈抓招商的意識更強了。聚焦主導產業、新興產業開展精準招商,打破了過去就項目論項目的“點對點”招商模式。去年全市十大新興產業項目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96個,占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總數的85.8%。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各個載體單位聚焦自身主導產業,在招引產業鏈頭部企業和關鍵環節的企業上取得新突破。比如:經開區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無為市的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南陵縣的快遞物流裝備產業、鳩江區的工業機器人產業以及灣沚區的航空航天產業……
——抓“雙招雙引”的能力更專了。逐步改變了以往單純靠人脈、靠稅收、靠土地優惠政策來吸引投資的模式,積極開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政產學研聯合孵化招商等新做法。
——優化營商環境的效果更好了。從市級層面來看,“1%工作法”“暢聊早餐會”“企業家接待日”以及惠企政策網上超市等一批具有蕪湖特色的為企服務做法,得到了企業家和市場主體的認可,形成了蕪湖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成績亮眼,可圈可點,但‘雙招雙引’仍有很大上升空間。”蕪湖市委書記單向前清醒地看到,走出去力度仍需加大、項目開工納統速度仍需加快、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結合仍需加力、“雙招雙引”工作合力仍需提升。在蕪湖市市長寧波看來,就是要聚焦首位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領域和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面向未來的科創型企業,不斷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同時,完善政策要素精準供給,進一步優化政策設計、操作標準、評價體系,不斷提高土地、能耗、資本等要素生產率。緊鑼密鼓開好局,江城奏響“春之曲”。連續三年在新春伊始開展“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集體調研,向新一年的發展發出“動員令”,展現出了蕪湖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和決心。“不能守株待兔,而要動如脫兔。
”單向前形象比喻道,要緊盯“聚焦高質量、沖刺八千億、建成副中心”的目標,全力以赴拼經濟,奮力實現“開門紅”,奪取“雙招雙引”新勝利。——聚焦一個“比”字,既要縱向和自己比,也要敢于橫向同先進比,既要看到成績、堅定信心,更要找準差距、彌補不足。——聚焦一個“拼”字,著力解決“誰來招”的問題,再動員再組織,進一步壯大招引力量;著力解決“招什么”的問題,再深化再細化,進一步聚焦招引方向;著力解決“怎么招”的問題,再專注再創新,進一步優化招引打法。——聚焦一個“干”字,在真抓實干中落實“一改兩為”新要求,切實把改作風、提效能體現在勇爭一流、敢于擔當、增強本領、狠抓落實上。一年之計在于春。“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集體調研總結會也打響了蕪湖新年開跑的“第一槍”,抓經濟沒有年盹,以“滿弓”狀態按下“快進鍵”,推動蕪湖成為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經濟增長第二極。
向含山縣城的公路像山腳下的褐色綢帶,將人帶到煙火家園。“前面就到縣城了”,司機師傅指著遠方的高樓說。轉彎時,整座縣城似乎是從山褶里滑出來的。難怪,含山因“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得名。
運漕古鎮位于含山縣境內,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這里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因此知名度較低,但正是這種低調和寧靜,讓這座古鎮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風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
蕪湖市加快推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布局不斷完善。據市相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包括自用、專用及公用充電樁在內,全市新能源充電樁數量已達3.2萬多個。其中,公用充電樁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僅有2030個公共充電樁;2023年新建2322個公共充電樁;2024年新建2115個公共充電樁;2025年預計新增1943個,實現了公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縣(區)、鄉鎮的全覆蓋,基本形成主城區“10分鐘充電圈”。據介紹,這些并不包括市場上各個企業零散建立的充電樁。
5月1日上午10時許,鏡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民警葉禮成和同事帶著機器警犬來到古城景區。隨著葉禮成的操作,機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氣十足地跟隨民警踏上巡邏之路,它行進時"噠噠噠"的腳步聲,加上不時扭動的腰身和頭部,模樣可愛,迅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