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行業一頭連著國計,一頭連著民生。繁昌區稅務局扎實推進“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不折不扣落實退稅減稅降費政策、發揮稅費大數據作用,“牽線搭橋”,對餐飲、旅游等服務行業進行紓困扶持,幫助其渡過難關,迎接新發展的“春天”。
“好政策”緩解餐飲行業經營壓力
“這兩年餐飲業受到的沖擊非常大,資金鏈非常緊張。幸好有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我們的經營壓力才大大緩解。”蕪湖市宇旺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焦春良說道。在稅務網格員的宣傳輔導下,該公司享受了增量留抵退稅等稅費優惠319.52萬元,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為保證稅惠政策直達快享,繁昌區稅務局啟動了“繁稅簡辦·稅助過坎”專項計劃,組建骨干團隊,通過大數據篩查,精準鎖定稅惠政策“應享未享”企業,建立清單,一對一宣傳輔導、點對點跟蹤流轉,通過“清單+閉環”式服務機制讓“真金白銀”的稅費優惠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快服務”堅定酒店行業發展信心
“我們網上提交申請后的第二天,22.6萬元的留抵退稅款就到賬了,這筆錢相當于我們大半年的水電費。”蕪湖榮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劉偉說,“國家及時、有力的稅收政策堅定了我們長遠走下去的信心。”
繁昌區稅務局深化“繁稅簡辦”理念,建立線上、下集約服務區,教辦、幫辦、代辦,并設專崗跟蹤、提醒、推進環節流轉。今年辦理各類業務平均流轉時間同比減少42%,減稅退稅降費平均辦理時間壓縮在2個工作日內。
“大數據”助力旅游行業回暖升溫
“這兩年旅游業走走停停、反反復復,不少企業在恢復經營與不斷停擺之間苦苦支撐。”安徽馬仁奇峰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艾和訓深有感觸地說。
繁昌區稅務局通過“峨溪稅問通”“稅企直聯互通”等線上平臺或實地走訪等方式一對一進行對接摸底調研,建立起“數據篩選、困難摸底、線下核實、流程跟蹤、服務反饋”的“清單+閉環”式服務機制,確保稅惠政策愿享盡享,不僅幫助旅游業行業企業享受了2000萬元稅費優惠,還運用“全國納稅人供應鏈查詢”功能,幫助安徽馬仁奇峰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業找到了線上合作推廣對象,擴大地方旅游優勢資源影響力。
“以前我們只知道國家出臺的惠企政策很多,但是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不知道什么樣的政策適合我們。現在不僅‘人找政策’變成了‘政策找人’,還從‘幫享政策’到‘幫找客戶’,稅務部門的服務實在是太貼心、暖心了!”艾和訓說。
繁昌區稅務局主要負責人表示,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稅務部門將不折不扣落實好國家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稅費政策,深化“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多措并舉,助力服務業領域困難企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張園園)
向含山縣城的公路像山腳下的褐色綢帶,將人帶到煙火家園。“前面就到縣城了”,司機師傅指著遠方的高樓說。轉彎時,整座縣城似乎是從山褶里滑出來的。難怪,含山因“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得名。
運漕古鎮位于含山縣境內,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這里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因此知名度較低,但正是這種低調和寧靜,讓這座古鎮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風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
蕪湖市加快推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布局不斷完善。據市相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包括自用、專用及公用充電樁在內,全市新能源充電樁數量已達3.2萬多個。其中,公用充電樁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僅有2030個公共充電樁;2023年新建2322個公共充電樁;2024年新建2115個公共充電樁;2025年預計新增1943個,實現了公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縣(區)、鄉鎮的全覆蓋,基本形成主城區“10分鐘充電圈”。據介紹,這些并不包括市場上各個企業零散建立的充電樁。
5月1日上午10時許,鏡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民警葉禮成和同事帶著機器警犬來到古城景區。隨著葉禮成的操作,機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氣十足地跟隨民警踏上巡邏之路,它行進時"噠噠噠"的腳步聲,加上不時扭動的腰身和頭部,模樣可愛,迅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