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平頂山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園抽干湖水圍捕“怪魚”一事引發關注。經過近一個月的抽水作業,該公園云禪湖出現的“怪魚”——兩條外來物種鱷雀鱔已于8月27日零時許被捕獲。相關直播畫面顯示,其間一度有超過3000萬網友在線圍觀“捕魚現場”。
資料顯示,鱷雀鱔原產于北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到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墨西哥灣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下游,以及尼加拉瓜境內的兩個湖泊。作為大型肉食性兇猛魚類,鱷雀鱔因其鮮有天敵、性情兇猛、無所不吃等特點也被稱為“水中殺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近一個月內,除河南汝州外,北京、湖南、廣西、山東多地先后報告發現鱷雀鱔。其中,湖南長沙近日發現的鱷雀鱔系該省首次發現。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8月1日報道,前幾天,北京百旺茉莉園小區的居民遛彎時,在小區內的水系內看到了一條半米多長的“鱷魚”。后來在小區業主的努力下,最終將水系內的“鱷魚”——鱷雀鱔抓獲。
據紅網時刻新聞8月26日報道,今天下午,湖南長沙市動植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電話稱,有市民在岳麓區釣起一條“怪魚”,長長的嘴巴與鱷魚有幾分相似。經專家鑒定,這條首次在湖南現身的“怪魚”名為“鱷雀鱔”,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外來入侵物種。
經專家鑒定,這條首次在湖南現身的“怪魚”名為“鱷雀鱔”。紅網時刻新聞 圖
據微信公眾號“新桂平”8月27日消息,8月25日,廣西桂平市農業農村局在西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的有力配合和協助下,在西山風景區蓮池內成功捕獲2條鱷雀鱔(均長約1米,重約7.5公斤)、20多只巴西龜和約70公斤羅非魚。
8月25日,廣西桂平市農業農村局在西山風景區蓮池內成功捕獲2條鱷雀鱔(均長約1米,重約7.5公斤)。微信公眾號“新桂平” 圖
據大眾報業·齊魯壹點8月27日報道,近日,有群眾反映,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一小區內人工湖中出現了數條“怪魚”,有一米多長,長嘴尖牙,以湖中的其他魚類為食,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當地政府得知消息后迅速組織小區物業,進行抽水捕撈。8月27日,兩條鱷雀鱔被捕撈上岸。據了解,湖內仍有未被捕獲的鱷雀鱔,捕撈仍在進行中。
此外,江蘇靖江市、青海西寧市、云南昆明市也在近期報告抓獲鱷雀鱔,發現地點包括小區景觀池、公園湖泊等。其中,據微信公眾號“今靖江”透露,在靖江市某小區景觀池發現的鱷雀鱔咬傷了一名男孩,男孩家長稱,“孩子傷口當時流血了,我們給他清洗消了炎,上面有六七條傷痕,大概1cm左右吧”。
在靖江市某小區景觀池發現的鱷雀鱔咬傷了一名男孩。微信公眾號“今靖江” 圖。
事實上,過去多年,廣東、廣西、福建、河南、四川、江蘇等多個省份均有鱷雀鱔的野外分布記錄。
比如,早在2003年,浙江臺州就曾發現過鱷雀鱔的蹤跡。據臺州晚報當時報道稱,目前,我國尚未聽過有以正當的渠道引進這種魚,但也不排除有人私下引進飼養,雀鱔(即鱷雀鱔)很可能是從家庭所養的寵物中放生出來的。
目前,多地農業農村部門已著手開展針對包括鱷雀鱔在內的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牟希東8月25日在接受央視“新聞1+1”采訪時表示,2021年4月15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規定了防范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內容,要求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辦法。為此,今年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制定《關于印發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總體方案的通知》,對10種主要外來水生生物進行全國性普查,其中就包含了鱷雀鱔。
比如,四川成都市溫江區農業農村局官方微博7月25日發布消息稱,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總體方案的通知》以及省市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溫江區的實際情況,溫江區于近日全面啟動了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
據溫江區農業農村局官方微博介紹,此次普查工作針對全區境內農業外來入侵植物、農作物外來入侵病蟲害和外來入侵水生動物三類。計劃在全區行政區域范圍內開展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收集上報農業外來入侵物種的種類數量、發生區域、危害程度等基本信息,全面掌握我區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概況。
8月24日,湖北廣水市政府官網消息稱,為切實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總體方案的通知》和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等七部門《關于印發湖北省外來入侵物種普查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要求,自2022年8月11日開始,廣水市農業農村局全面開展外來入侵物種普查。
廣水市農業農村局將利用2年左右的時間,采取面上調查和重點詳查的形式,全面摸清全市農業外來入侵物種種類數量、空間分布、發生面積、危害程度等情況,發布廣水市農業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構建農業外來入侵物種信息數據庫,分析外來入侵物種對廣水市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影響,研判廣水市農業外來物種入侵擴散趨勢,為科學防控外來物種入侵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廣水市政府高度重視這次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批復普查專用資金65萬元,保障了外來入侵物種普查順利開展。
向含山縣城的公路像山腳下的褐色綢帶,將人帶到煙火家園。“前面就到縣城了”,司機師傅指著遠方的高樓說。轉彎時,整座縣城似乎是從山褶里滑出來的。難怪,含山因“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得名。
運漕古鎮位于含山縣境內,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這里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因此知名度較低,但正是這種低調和寧靜,讓這座古鎮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風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
蕪湖市加快推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布局不斷完善。據市相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包括自用、專用及公用充電樁在內,全市新能源充電樁數量已達3.2萬多個。其中,公用充電樁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僅有2030個公共充電樁;2023年新建2322個公共充電樁;2024年新建2115個公共充電樁;2025年預計新增1943個,實現了公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縣(區)、鄉鎮的全覆蓋,基本形成主城區“10分鐘充電圈”。據介紹,這些并不包括市場上各個企業零散建立的充電樁。
5月1日上午10時許,鏡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民警葉禮成和同事帶著機器警犬來到古城景區。隨著葉禮成的操作,機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氣十足地跟隨民警踏上巡邏之路,它行進時"噠噠噠"的腳步聲,加上不時扭動的腰身和頭部,模樣可愛,迅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