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六晚,家人圍坐,燈火可親,共讀一本好書,分享各自感悟,這是如今蕪湖家庭的新風尚,更是蕪湖這座書香城市獨有的儀式感。8月13日晚,蕪湖市全民共讀計劃第2講線下分享活動在南陵畢家橋書房、鳩江悅享書吧、弋江江灣書院、弋江南書苑同時進行。 在江灣書院,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蕪湖傳媒中心、市文旅局主辦的“悅讀蕪湖·共讀一家人”線下分享交流活動上,部分市直機關干部和他們的家人朋友以及6名在書房報名參加的市民讀者,一起收看《閱讀的方法》直播并分享感悟。
帶著子女、攜著伴侶、兩三摯友相約,江灣書院內其樂融融。在交流分享環節,大家發言積極踴躍。市直機關工委組織部一級科員劉緣分享道:“有一部電視劇叫做《快樂星球》,在我看來,書籍就是我們的快樂星球。生活在柴米油鹽的平凡生活里,閱讀可以為我們保留一方小小天地,夜晚洗去一天的疲憊,靜靜打開書頁,文字的力量帶領我們遨游古今四海,尋求平凡熱愛,保持內心的寬廣與平和。”
“閱讀沒有方法,你只需要愛上這件小事,本次共讀告訴我們,以書為友,一生受益。通過閱讀,撣去思想上的灰塵,淬煉政治上的堅定,把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不斷增強干事創業的本領。”市直機關工委辦公室副主任汪昌喜走上臺分享共讀感悟。
“蕪湖共讀開展以來,讀書在蕪湖已蔚然成風,通過今天‘共讀一家人’線下分享示范活動,將有一大批機關干部家庭及市民家庭加入共讀,共讀一本書、共愛一個家、共建一座城,我堅信,書香城市將成為蕪湖一張亮麗的名片。”市直機關工委副書記陳嶸對舉家參與的蕪湖全體市民共讀計劃充滿信心。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來參加共讀分享活動,雖然是第一次參加,這里的讀書氛圍和交流分享,都讓我很有收獲。”正在上高三的謝夢琪同學作為家屬來參加讀書分享活動,她表示“對閱讀更有興趣了”。
和父親一起來參加活動的陶琳,是一名小學英語老師,她走上臺結合自己的工作分享讀書心得:“在工作中,很多家長讓我為孩子推薦書籍,我認為讀書并沒有固定套路,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一步一步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是終身的事業,希望我們能靜下心同自己的內心對話,認真感悟書里的豐富人生。”
記者現場看到,江灣書院的顯著位置張貼著蕪湖全民共讀線下交流分享活動的預告通知,告知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自愿報名參加。據悉,本次線下交流分享活動在全市4個書房同步開展,共有16名讀者報名參加。
在江灣書院參加活動的市民薛珺表示,“平時喜歡看書,了解到蕪湖書房本周六開展共讀分享活動后很感興趣,就主動報名參加了。平時都是一個人讀書,現在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書友們一起讀書分享,很喜歡這種讀書的氛圍感與交流分享的共鳴感,更能激發自己的閱讀興趣。”
最是書香能致遠。在過去的一年,蕪湖書香滿滿,閱讀成為蕪湖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新一季的全民共讀計劃開啟之后,將鼓勵引導更多單位、家庭、群眾參與到全民閱讀的熱潮之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分享活動,推動全社會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讓“蕪湖共讀”成為廣大市民舉家參與的全民行動,促進全市人民文化素養整體提升,以書香氣為文明城市建設增底氣。一周一本書,天天有進步,一個個蕪湖家庭的點滴改變,將不斷匯聚成“共建一座城”的磅礴力量。
向含山縣城的公路像山腳下的褐色綢帶,將人帶到煙火家園。“前面就到縣城了”,司機師傅指著遠方的高樓說。轉彎時,整座縣城似乎是從山褶里滑出來的。難怪,含山因“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得名。
運漕古鎮位于含山縣境內,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這里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因此知名度較低,但正是這種低調和寧靜,讓這座古鎮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風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
蕪湖市加快推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布局不斷完善。據市相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包括自用、專用及公用充電樁在內,全市新能源充電樁數量已達3.2萬多個。其中,公用充電樁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僅有2030個公共充電樁;2023年新建2322個公共充電樁;2024年新建2115個公共充電樁;2025年預計新增1943個,實現了公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縣(區)、鄉鎮的全覆蓋,基本形成主城區“10分鐘充電圈”。據介紹,這些并不包括市場上各個企業零散建立的充電樁。
5月1日上午10時許,鏡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民警葉禮成和同事帶著機器警犬來到古城景區。隨著葉禮成的操作,機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氣十足地跟隨民警踏上巡邏之路,它行進時"噠噠噠"的腳步聲,加上不時扭動的腰身和頭部,模樣可愛,迅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