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記者從蕪湖市衛健委獲悉,“蕪湖市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已經發布,目前在征求意見階段。
在未來3年,蕪湖將以“集散結合、以集為主,城鄉融合、特色發展”的原則,因地制宜,“一核、兩翼、三帶、一網”發展。“一核”指鏡湖、弋江、鳩江、經開區和三山開發區的主城區,聚焦生物醫藥、高端醫療服務,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創新。
“兩翼”包括江北北翼和江南片區南翼,提升生物醫藥、健康裝備器械和健康食品等產業的發展能級。
“三帶”指濱江水鄉文化體驗帶、南部山區生態康養帶和西部生態健康體驗帶,將發揮豐富的人文景觀、整合山水生態資源和中藥材資源等優勢,促進醫療、養老、旅游、文化等多業態融合發展。
“一網”指基本公共健康保障網,要按常住人口和服務半徑合理布局、城鄉協同、全面覆蓋,推進 “互聯網+社區養老”、“互聯網+全面健身”等。
這次的規劃文件中,還寫到了重點產業功能區的布局。首先是醫藥制造,今后將大力發展生物藥、醫療器械和中成藥等。醫療衛生上,推進縣級醫院創三級,促進優質資源向縣區流動,點亮“外環”。
健康旅游方面,加強方特主題公園、蕪湖古城等景區的建設,整合長江、青弋江等濱江特色農業和山水資源,建設鄉村旅游點;以丫山、小格里、馬仁山等為重點,打造南部山區生態康養帶;以紅色山水澗景區、西九華風景區、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泊山洞風景區、萬年臺風景區等為重點,打造西部生態健康體驗帶。
健身康體方面,以奧體中心等公共體育場館為依托,帶動體育文化、培訓、競賽表演、體育裝備銷售等業態發展。以三公山、珩瑯山、梅沖山地自行車與徒步賽道等為依托,發展山水戶外運動、體育賽事等業態。
蕪湖
向含山縣城的公路像山腳下的褐色綢帶,將人帶到煙火家園。“前面就到縣城了”,司機師傅指著遠方的高樓說。轉彎時,整座縣城似乎是從山褶里滑出來的。難怪,含山因“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得名。
運漕古鎮位于含山縣境內,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這里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因此知名度較低,但正是這種低調和寧靜,讓這座古鎮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風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
蕪湖市加快推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布局不斷完善。據市相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包括自用、專用及公用充電樁在內,全市新能源充電樁數量已達3.2萬多個。其中,公用充電樁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僅有2030個公共充電樁;2023年新建2322個公共充電樁;2024年新建2115個公共充電樁;2025年預計新增1943個,實現了公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縣(區)、鄉鎮的全覆蓋,基本形成主城區“10分鐘充電圈”。據介紹,這些并不包括市場上各個企業零散建立的充電樁。
5月1日上午10時許,鏡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民警葉禮成和同事帶著機器警犬來到古城景區。隨著葉禮成的操作,機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氣十足地跟隨民警踏上巡邏之路,它行進時"噠噠噠"的腳步聲,加上不時扭動的腰身和頭部,模樣可愛,迅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