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蕪湖的古樹名木格外讓我們牽掛。記者昨日從蕪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目前我市共有785棵古樹名木,它們的安好,凝聚著林業部門和廣大市民共同的關愛。
記者了解到,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及以上的木本植物,樹齡100-299年的為三級古樹,樹齡300-499年的為二級古樹,樹齡500年及以上的為一級古樹。其中,一級古樹、名木由省人民政府綠化委員會組織林業、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成立專家委員會進行鑒定,報省人民政府認定后公布;二級古樹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綠化委員會組織林業、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成立專家委員會進行鑒定,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認定后公布;以此類推。
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布的數據,蕪湖市共有785棵古樹名木,其中784棵古樹(一級古樹8棵,二級古樹66棵,三級古樹710棵),涉及桂花、樸樹、黃連木等60余個樹種,各縣市區均有分布;1棵名木,為繁昌區板子磯渡江銀杏。據介紹,我市對各級古樹名木全部實行掛牌保護,并在官網公布了市二級古樹保護名錄,市級財政全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古樹修復。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造林綠化和產業發展科主任科員梁嘯天告訴記者:“我市保護古樹名木的舉措非常完善周到,主要包括增設圍欄、加固支架、修剪冗枝、填補樹洞;拆除古樹周圍可能影響古樹生長的建(構)筑物、清理垃圾;伐除古樹名木樹冠投影內影響其生長的植物,修剪影響古樹名木接受光照的周邊樹木枝條;古樹名木周圍鋪裝地面采用透氣鋪裝,架設避雷裝置以及松土除草,施肥打藥等。”
“蕪湖市樹齡最大的古樹,也是安徽省樹齡最大的古樹。位于無為市蜀山鎮無為市周家大山國有林場,為安徽省一級古樹——青檀(如圖),樹齡約1700年。”提起這棵青檀,梁嘯天說,這也是我們蕪湖人的自豪。據介紹,青檀古樹佇立在雙泉寺東側,它與舍利塔上下共成掎角之勢,守護在雙泉寺大雄寶殿旁。樹大約十二人合圍,高約六丈余,冠幅畝余米,猶如一把撐天巨傘,又似一座歷史豐碑。資料中這樣描述:“那盤根錯節的根基,將寺碑摟入懷抱列入機體,似講述著千年軼事。觀古樹虬枝蒼勁,或屈曲盤旋,或旁逸斜出,邀云鎖霧。另靠北側,大樹枝干垂下處觸地生根又自育成子樹生長。故此,又稱母子樹或子母樹。”據悉,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市已對該古樹設置了石質基礎的鐵管護欄和簡介牌,并架設了避雷裝置和鋼管托架及枝干連環拉索保護性設施,游人如織嘆為觀止。這棵青檀樹已列為安徽省一級古樹重點保護,為國之瑰寶。
根據《安徽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古樹名木的養護和保護都有非常詳盡的法律依據,任何不履職行為或者破壞行為都有對應的處罰條款。據蕪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反饋,由于蕪湖市民群眾素質提高,古樹又得到了重點保護,我市截至目前沒有一例古樹名木被破壞的案例。
(圖片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供)
大江晚報記者 胡芳
向含山縣城的公路像山腳下的褐色綢帶,將人帶到煙火家園。“前面就到縣城了”,司機師傅指著遠方的高樓說。轉彎時,整座縣城似乎是從山褶里滑出來的。難怪,含山因“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得名。
運漕古鎮位于含山縣境內,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這里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因此知名度較低,但正是這種低調和寧靜,讓這座古鎮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風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
蕪湖市加快推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布局不斷完善。據市相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包括自用、專用及公用充電樁在內,全市新能源充電樁數量已達3.2萬多個。其中,公用充電樁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僅有2030個公共充電樁;2023年新建2322個公共充電樁;2024年新建2115個公共充電樁;2025年預計新增1943個,實現了公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縣(區)、鄉鎮的全覆蓋,基本形成主城區“10分鐘充電圈”。據介紹,這些并不包括市場上各個企業零散建立的充電樁。
5月1日上午10時許,鏡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民警葉禮成和同事帶著機器警犬來到古城景區。隨著葉禮成的操作,機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氣十足地跟隨民警踏上巡邏之路,它行進時"噠噠噠"的腳步聲,加上不時扭動的腰身和頭部,模樣可愛,迅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