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季度,我國各地的經濟數據,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最亮眼的莫過于湖北,一季度同比增長58.3%。不過還有一個省份,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安徽。第一季度,安徽的經濟總量同比增長18.7%,躋身我國省份十強。
從安徽的經濟增速來看,其實還算中規中矩。不過從近幾年的發展走勢來看,安徽一直維持在高速增長的狀態,后勁確實很足。
其實很多學者都沒想到,安徽在2021年會再次發力。前幾年的第四次經濟普查中,安徽的經濟數據也進行了上調。安徽僅僅用了十年時間,從一個實力中下的省份,躋身為了我國的十強省份。
公開資料顯示,第一季度,安徽的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41.2%。很明顯,安徽的發展非常注重科技創新。近幾年,安徽在新能源汽車、光纜、太陽能電池、工業機器人等領域都有了新的突破。
第一季度,安徽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4.1萬戶,同比增長66.3%。安徽的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了發展的主力軍,規上民營工業增加值的占比已經提高到了56.2%。隨著民營經濟的持續發展,安徽的產業水平也將越來越活躍。
近些年,安徽的發展可以用兩個關鍵詞來概括,那就是一體化和高質量。安徽的經濟騰飛,離不開全省上下與上海、江蘇、浙江三地的一體化發展。而安徽持續增長的人均GDP,也體現了自身高質量發展的趨勢。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安徽的發展,最為核心的因素還是在于自身的科教實力。安徽擁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學等知名高校,為全省的發展作出了持續的貢獻。最新的十四五文件中,安徽也提出了加強基礎研究,優化學科布局和研發布局,推進學科交叉融合。
未來,安徽將在量子科學、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生命科學、空天科技等戰略性領域進行全新的探索。特別指出的是,未來幾年,安徽將在合肥建設綜合性的國家科學中心,成為我國科技攻關的重要節點。
不少學者提出,安徽躋身中國十強省份,才僅僅只是開始。根據安徽近期公布的規劃文件,安徽未來將培育形成1個萬億級產業,以及10個左右的千億級以上重大產業。一個地區的長期發展,依托的就是產業的穩步推進,而安徽確實也有這個實力把產業做大做強。
當然,安徽的經濟發展還離不開交通工程的建設。這幾年,安徽依托長三角以及中部地區的戰略位置,大力推進了自身的高鐵建設。未來,安徽還將全力打造合肥都市圈的軌道交通網以及皖北城際鐵路網、合安九高鐵等線路建設。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安徽的崛起,離不開當初發展合肥的強省會戰略。2020年,合肥的GDP首次突破萬億,各類民生指標也是顯著進步。那么對于安徽未來的發展,大家怎么看呢?
向含山縣城的公路像山腳下的褐色綢帶,將人帶到煙火家園。“前面就到縣城了”,司機師傅指著遠方的高樓說。轉彎時,整座縣城似乎是從山褶里滑出來的。難怪,含山因“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得名。
運漕古鎮位于含山縣境內,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這里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因此知名度較低,但正是這種低調和寧靜,讓這座古鎮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風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
蕪湖市加快推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布局不斷完善。據市相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包括自用、專用及公用充電樁在內,全市新能源充電樁數量已達3.2萬多個。其中,公用充電樁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僅有2030個公共充電樁;2023年新建2322個公共充電樁;2024年新建2115個公共充電樁;2025年預計新增1943個,實現了公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縣(區)、鄉鎮的全覆蓋,基本形成主城區“10分鐘充電圈”。據介紹,這些并不包括市場上各個企業零散建立的充電樁。
5月1日上午10時許,鏡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民警葉禮成和同事帶著機器警犬來到古城景區。隨著葉禮成的操作,機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氣十足地跟隨民警踏上巡邏之路,它行進時"噠噠噠"的腳步聲,加上不時扭動的腰身和頭部,模樣可愛,迅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