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縣運漕藝術創意小鎮自啟動創建省級特色小鎮工作以來,不斷完善旅游基礎服務設施,深挖歷史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及農耕文化等資源,打造了漕川國際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園、徽商老字號和非遺制作技藝傳承基地三個板塊,布展開放了李鴻章當鋪、薛瑞豐礱坊、美人靠古民居、啟云堂藝術體驗空間等景點。……
安徽省含山縣不僅是歷史文化的薈萃之地,更是一座被綠意浸潤的生態之城。這里正在以綠色為筆,繪就一幅“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宜居畫卷。……
安徽正聚焦統籌人工智能發展和安全,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設立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項目,支持垂域模型研發攻關和行業應用,推動各地各部門因地制宜開展AI+典型示范應用。……
2024年12月28日,安徽含山研學旅游大會暨“玉見文明 研學含山”精品課程發布會在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盛大舉行。……
國家文物局在浙江舉行了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發布會。本次發布會聚焦長江下游區域在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考古發現和最新科研成果。發布的三個項目分別為: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整體研究進展、江蘇東山村及寺墩遺址考古研究、安徽凌家灘遺址考古研究。……
國家醫保局介紹,收費立項將堅持以檢查效果為導向。以CT平掃為例,普通CT檢查不再按CT設備排數確定收費標準,而是對掃描層厚小于2毫米的“薄層掃描”設立加收項。……
近年來,獲評“馬鞍山市歷史文化名鎮”的運漕古鎮在開發建設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加強對古鎮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積極打造運漕藝創特色小鎮消費街區,引進藝創人才10人,藝創產業入駐10處。……
走進位于含山縣經開區的安徽華誼日新科技有限公司,只見生產線歡快運轉,員工們干勁十足。該公司總經理黃峻表示,企業正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布局新興產業,開辟新的賽道,不斷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含山縣陶廠鎮利用農閑時機,搶抓工期,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來年農田增效、糧食增產增收夯實基礎。在2024年含山縣陶廠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推土機、運輸車來回穿梭,回填土地、平整耕地,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有因文學名篇《游褒禪山記》而被人熟知的褒禪山華陽洞,有被納入“中華文明探源研究”課題的凌家灘遺址……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境內不僅匯聚了寶貴的自然生態資源,更孕育了深厚且豐富的文化根基,吸引著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向含山縣城的公路像山腳下的褐色綢帶,將人帶到煙火家園。“前面就到縣城了”,司機師傅指著遠方的高樓說。轉彎時,整座縣城似乎是從山褶里滑出來的。難怪,含山因“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得名。
運漕古鎮位于含山縣境內,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這里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因此知名度較低,但正是這種低調和寧靜,讓這座古鎮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風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
蕪湖市加快推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布局不斷完善。據市相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包括自用、專用及公用充電樁在內,全市新能源充電樁數量已達3.2萬多個。其中,公用充電樁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僅有2030個公共充電樁;2023年新建2322個公共充電樁;2024年新建2115個公共充電樁;2025年預計新增1943個,實現了公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縣(區)、鄉鎮的全覆蓋,基本形成主城區“10分鐘充電圈”。據介紹,這些并不包括市場上各個企業零散建立的充電樁。
5月1日上午10時許,鏡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民警葉禮成和同事帶著機器警犬來到古城景區。隨著葉禮成的操作,機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氣十足地跟隨民警踏上巡邏之路,它行進時"噠噠噠"的腳步聲,加上不時扭動的腰身和頭部,模樣可愛,迅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